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東華學生自主學習社群 硬筆書法潛能開發課程成果豐碩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之精神,以自發性組隊發起學習活動。迄今已辦理五個學期的「硬筆書法潛能開發課程」計畫,由不同學員接棒完成,三度榮獲執行優良社群獎的殊榮,深受教學卓越中心的肯定。



「硬筆書法潛能開發課程」期末學員合影


從起初106-2學期的「楷書班」、「板書班」逐漸延伸學習的「行楷班」,目前已積累166位學員參與硬筆書法系列課程。參與課程的學員,已有多位畢業後執教於國民中、小學,將所學付諸於教學現場造福莘莘學子,亦有在職教師慕名而來,從其他鄉鎮驅車至壽豐校區參與課程。


林冠傑講師於課堂中批閱作業與說明

本學期,林冠傑講師藉由西方美學對於點線面結構的分析,重新審視漢字之美,探討漢字的「美感經驗的理性形式」,用以協助學員掌握書寫內在心象的保存及書寫技能的重現,可謂成果豐碩。歷屆學員如英美語文學系四年級林怡汶同學、社會學系三年級邱泰嘉同學及特殊教育學系黃宥甄同學分別榮獲《108-1東華書藝獎》板書組第2名、第3名及優選的佳績。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李其蓁同學等則榮獲硬筆書法組優選及佳作佳績。





林冠傑講師於課堂中講解與示範美感的理性形式


林冠傑講師表示,隨著眼界逐漸開拓,才能開發寫一手好字的內在潛能,一個人要能寫出美字,先決條件在於他是否能掌握美感的理性形式。也有學員認為每次的書寫活動都是開啟與本我內在溝通的橋樑,那是一種全然地享受活在當下的美好。在忙碌的世代,手寫成為放鬆與感受身心靈的樸實活動。

指導單位: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

計畫名稱:書為心畫:硬筆書法美學講座與增能研習

如欲轉載,請來訊取得授權。發現非法引用與轉載,必定舉發

異業結盟
商業合作、新書評論、專欄邀約及課程需求,請私訊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參考資料
林冠傑(2019)。成人硬筆書法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2jx3yy

媒體報導

1. 中央通訊社

2. 東華新聞

3. 番薯藤

4. PCHOME

5. Facebook 國立東華大學粉絲專頁

6. 更生日報



書藝講座:硬筆書法楷書美感經驗的理性形式


讚(O分享(O引用(O轉載(X

前記

寒假期間,是我和家人相聚回鄉渡假和閉關修練精進學習的時光。於是推辭了至少三場春聯揮毫的活動邀約,包含花蓮知名渡假酒店,以及社區鄉里的贈聯活動。因應春節將屆,家裡工作量明顯地增加了不少。我一邊幫忙家裡辛勤的勞動工作,一邊善用夜晚的零碎時間修改著期刊論文。

20200214(五)上午約莫九點的時候,手機簡訊通知一封來自「桃園市龍潭高級中學」的演講邀約。我正絞盡腦汁修改著新學期的計畫書內容。我打開notebook computer仔細端詳電子信件內容,信中提及演講日期預計安排在41日(三)的14001600辦理硬筆書法研習(初階)。

確認行事曆過後,我試著將原先預排的「豐裡國小硬筆書法社團」、「國立東華大學硬筆潛能開發課程(隸書班)」做了時間的調度,之後答允陳寶翎主任現任圖書館主任的演講邀約。在幾次的信件往返,確認了本次的演講主題。

演講主題:
硬筆書法楷書美感經驗的理性形式──先學會審美 才可能寫出一手好字

主標題
硬筆書法楷書美感經驗的理性形式
這裡的關鍵字有四:硬筆書法、楷書、美感經驗、理性形式
這些名詞解釋,有興趣可以看我發表的論文。

副標題
先學會審美 才可能寫出一手好字
這裡的詞眼是:審美。若沒有一套美的標準,那麼學習書法就無從依循之。審是審慎、審視、細察和判斷的功夫。

「強欲天光的時陣,上蓋媠!(台語)」
天色熹微,愈加浪漫!


天欲破曉‧花蓮車站/林冠傑(2020).jpg
天欲破曉‧花蓮車站/林冠傑(2020

凌晨四點起床梳洗,五點便出門愜意迎風。
我幾乎沒什麼睡覺,因為和昔往的作息大相逕庭。但是腦袋還算清醒。

今天的工作真的很早出門,因為碰到連假的「頭」,沒搶到熱門時段的票券,所以必須搭超級早班車。從志學騎車到花蓮,一路上可謂暢行無阻。連回程票都沒買,原本打算趕赴火車不及,就前往叨擾在臺北的家妹。

離峰時段‧新竹客運5616/林冠傑(2020).jpg
離峰時段‧新竹客運5616/林冠傑(2020

交通方式:
台鐵【花蓮】至【中壢】站→新竹客運5616→神龍路步行7分鐘


陰綿細雨‧神龍街/林冠傑(2020).jpg
陰綿細雨‧神龍街/林冠傑(2020

參與對象:
60學生85-90%;師長10-15%

同學和來自造園、園藝、畜保、食品、機械、電機、綜職及製圖等科別,也有蠻多普高的同學參與。男女性別均勻,也有一桌老師此時段沒有課程,過來一同參與學習。

有些同學趕校車,先行離開,沒有一起合照;也有同學捨不得離開,放棄搭校車,要聽我講完一段落,再自己想辦法回家。

有的老師提早離席看學生,有的老師看完學生趕過來聽後面一段。

吾正搭普快車返回花蓮,回去大約就晚上十點半了。還要換摩托車……(冷颼颼),只冀盼別下雨。搖搖晃晃中,回家再整理照片和補教學日誌(寫20200401搖搖晃晃普快車


演講甫畢‧合照留念.jpg
演講甫畢‧合照留念/陳建樺(2020

不要問為什麼會有淘氣的吐舌頭(我也不知道)!至少這次沒有閉眼 😂😂😂

今天到龍潭高中和師生分享「硬筆書法楷書美感經驗的理性形式──先學會審美,才可能寫出一手好字!」無敵霹靂超級宇宙爆炸長的題目

簡言之,硬筆書法楷書的美感經驗,具備可以價值判斷的普遍性標準,這些標準可供初學者依循之。是故,要寫好書法,必須先學會審度、判斷字之好壞。

為求方便讀者快速獲取訊息,我將分享以「教學設計」常見的分類:「準備活動」、「發展活動」和「綜合活動」三大部分,依時間序列呈現之:


零、前置作業

(一)教學媒體
和校方確認演講場地與硬體設備,主任傳給我幾張照片,並簡要說明硬體的教學資源。我準備了以下的非放映性媒體傳統媒體

「研習講義」、「磁貼宮格田字格」和「三色粉筆白、黃、紅」。

研習講義由花蓮的影印店輸出完畢後,再經由郵局以兩個包裹提早寄送到校。比較雜項的是,路線圖、核銷資料一類,也必須特別注意。從我過往的經驗,擔任計畫兼任助理時,遇見許多講者漏東漏西的。致電向其索要,又歷久無訊,實在讓人惱心。

(二)場地勘查


龍潭高中‧正門口/林冠傑(2020).jpg
龍潭高中‧正門口/林冠傑(2020

戴著醫療口罩的我,讓警衛管理員誤以為我是高中生,直接要放我通行。


龍潭高中‧警衛室/林冠傑(2020).jpg
龍潭高中‧警衛室/林冠傑(2020

由於台鐵的班次抵達時間較早,我提早了幾個鐘頭抵達龍潭高中的圖書館。主任見我笑著問:「有事嗎?」我才趕緊表明身分。主任笑說:「老師,您看起來也太年輕了吧!」主任帶領著我簡介圖書館的空間,再走向較高樓層的演講場地。


龍潭高中‧圖書館一隅/林冠傑(2020).jpg
龍潭高中‧圖書館一隅/林冠傑(2020

這裡建置的「電子白板」教學媒體,其材質較為特別是白板與電子白板兩用,也可以用一般白板筆書寫。與我過去使用過的有所不同。


電子白板‧觸控筆試寫/林冠傑(2020).jpg
電子白板‧觸控筆試寫/林冠傑(2020


會議便當/林冠傑(2020).jpg
會議便當/林冠傑(2020


一、準備活動
(一)防疫措施:因應疫情,圖書館一律要求戴上口罩、量完體溫才能入館。
(二)教學材料:發放研習講義,由(由陳建樺職員大哥)協助。
(三)學習工具:學校圖書館貼心地幫師生準備(藍、黑二色)的果凍筆。
(四)演講開場:主任簡要開場介紹講者(我本人)


演講開場‧自我介紹/陳建樺(2020).jpg
演講開場‧自我介紹/陳建樺(2020

(五)自我介紹
本來想用「四一愚人節」開場,因為主任邀請我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日期很奇妙!除了是自娛娛人或被易被愚弄的日子,那也是我指導教授的生日演講當天,我和指導教授定期的meeting取消乙次。但腦海想著今天要分享些什麼,就忘記這些「比較愉快」的開場白。

「罐子」老師取自名字冠傑Guan-Jie的諧音縮寫。

那是有原因的。以後有機會現場演講,或是參與我開設的課程,再和大家分享這一諧音名稱的軼聞趣事。不過「名稱」只是代名詞而已,作用只是讓對方知道自己──然而,這個「道」還是玄虛的,畢竟人心難測。

學習背景‧教學經驗/陳建樺(2020).jpg
學習背景‧教學經驗/陳建樺(2020

學習背景:
大抵不離「國立東華大學」和「花蓮師範大學」的淵源,
以及指導我寫字和書法專業素養的教授們,多數是「師院」、師資培育背景出身,意即師範大學、師院傳統以三書毛筆、鋼筆、粉筆為基礎功夫,這和以「師資培育中心」為主體的學校所培育出來的師資不同。

備註:鋼筆可替代為硬筆。

教學經驗:
則是教學對象和族群太多,有機會再另闢篇章細講之。

學書經驗分享/陳建樺(2020).jpg
學書經驗分享/陳建樺(2020

簡單介紹「自己是國立彰化高級中學社會組畢業的。後來去了遙遠的一端:花蓮。在花蓮就讀大學和持續進修,一待就將近九年……」的軼事,但我比較習慣把焦點置於「學習內容」之上,過去的「豐功偉業」則不必多言,直接從真實的研習參與見真章!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社會組(2011)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 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2015)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2019)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博士班 課程與教學組


硬筆書法‧基礎概念與圖式建構/陳建樺(2020).jpg
硬筆書法‧基礎概念與圖式建構/陳建樺(2020


二、發展活動

本場演講僅有2小時的發揮空間,故集中火力在「字形結構」的微整形!

主任和我接洽時,希望讓師生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此,我提供一份新編完整的楷書教材。在高等教育至少約10小時,才得以「密集訓練」完成課程,在中、小學則需要20-40小時左右,端視個體的程度差異。

從玻璃材質的白板的楷書「即」三種字形(A.B.C.)寫法,讓師生以「直觀感受」投票選擇認為的美字為何?再和大家分享「美感經驗」背後的「理性形式」為何?


硬筆書法‧隨機教學法之運用/陳建樺(2020).jpg
硬筆書法‧隨機教學法之運用/陳建樺(2020

由於參與人數偏多,較難逐一針對「個體差異」的書寫毛病指點。折衷的教學策略,即是:以真實教學情境發現的問題,指出最為值得提點出來改進與修正之處,透過兩、三位同學同時合力觀察、放聲思考來臻至精進學習──大腦認知的「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修正舊有思維──那盤根糾結的慣性認知。


美感經驗‧結構的理性形式/陳建樺(2020).jpg
美感經驗‧結構的理性形式/陳建樺(2020

硬筆書法‧講義編輯‧使用說明/陳建樺(2020).jpg
硬筆書法‧講義編輯‧使用說明/陳建樺(2020

正所謂「點‧線‧面」,結構就是由線條所組成的二維面積。在書法裡頭的線條稱之為「筆畫」,筆畫的形狀和位置(斜度、角度/大小、長短)構成結構(形狀/幾何/鬆緊/工整/和諧/潦草/凌亂)。例如:長豎寫得挺直──(目),短豎往內收束──(口)。其餘:三、川、日、曰、昌、倡、唱等教學說明,可參考我的YouTube免費教學頻道:


美感經驗‧結構的理性形式‧長短豎畫/陳建樺(2020).jpg
美感經驗‧結構的理性形式‧長短豎畫/陳建樺(2020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雙碼理論‧符號標記‧視覺線索‧講解說明/陳建樺(2020).jpg
雙碼理論‧符號標記‧視覺線索‧講解說明/陳建樺(2020

今天的教學媒體種類較多,例如:玻璃白板、移動展板,以及電子板書。可稱之為「多媒體(multimedia)」的教學運用──以多種媒體同時呈現學習材料,用以輔佐教學活動,即多媒體教學。

囿於當今「多媒體」詞彙之使用過於浮濫。有一派學者主張以新的辭彙「媒體整合(integrated media)」來重新審視、界定這種教學媒體運用精神的指涉意涵。

運用多種媒體呈現學習主題,首先,必須有利於學習本身,而不是炫技追求炫彩奪目的聲光效果/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教學創新/為申請計畫經費的巧立名目的手段!

其次,媒體之間必須能夠交互支持,可供學習材料之間的對比、增進認知轉化的可能性,建構外在形象與內在圖像的呈現。

獨體字型‧合體字型‧直觀結構‧科學結構/陳建樺(2020).jpg
獨體字型‧合體字型‧直觀結構‧科學結構/陳建樺(2020

由於演講場合的硬體設備可能是陌生的,所以場地勘查是必須的功課。

更甚者,講者或教學者應當對「教學媒體」有深度地理解、靈活地使用。像是放映性媒體和非放映性媒體的比重,以及專業學科,或是學習主題的屬性歸類與分析等。講者必須選擇最適合、有效的利器,透過多種的組合型態、教學案例、效度揣測與大膽嘗試。如此一來,才能將使教學技法隨著教學年資而有所增進──思進取,功自昇。

行間巡視‧學習任務‧抽樣測驗‧學習自評/陳建樺(2020).jpg
行間巡視‧學習任務‧抽樣測驗‧學習自評/陳建樺(2020


三、綜合活動

演講尾聲,有同學需要趕校車,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離去。

於是,我便開始收斂教學活動的篇章,加速了進行的節奏。最後,讓師生們「自我評量」學習成效。嗯!看樣子,大家都有所收穫或是很給面子

有些同學選擇留下來合影,聽我把完整的一段落講解完畢。演講結束後,部分的孩子,羞赧地拿著自己的講義空白頁,要我瞧瞧「他/她的姓名寫法如何更加精進?」或「師長幫其他同儕詢問姓名寫法」,於是我開始了一小段時間「類簽名」的活動。

但簽的是同學、師長的。不是我的。

我著實不欣愛、不鍾意告別的時刻。
於是總將「bye-bye」和「再見」──以「有緣再會」汰替,我向師生們說了「有緣再會」!
也有部分學生在離開前,特地走過來、賣萌地
向我說:「老師,我已經追蹤您的YouTube、臉書和哀雞!!!」

主任則表示:「以後有機會再邀老師來分享硬筆書法,也可以考慮帶徒弟和小幫手們哦!」主任陪我走出校門,我開始一邊返程,腦海一邊回想和省思今天的教學過程,身體已經回到中壢車站商圈。

另外,還有三道題目綜合活動的提問時間

問題一:父母的「母」筆畫順序,為什麼我是先寫「點、點、橫」,而不是「橫、點、點」?

問題二:為什麼「方」字第三、四筆,是先寫橫折鉤,再寫撇?

問題三:指導學生寫「仿宋體」有沒有什麼技巧?因為設計、製圖科的學生都要受「仿宋體」訓練製圖科的老師們提問的

前兩個問題,我都有回答。
但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聽懂我簡要答覆。

第三個問題,不是我的專業,要
等其他老師回覆。

如欲轉載,請來訊取得授權。發現非法引用與轉載,必定舉發

異業結盟
商業合作、新書評論、專欄邀約及課程需求,請私訊 罐子老師的書法教室








參考資料
林冠傑(2019)。成人硬筆書法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2jx3yy
龍潭高中(2020)。罐子老師的硬筆書法演講Flick相簿)。網址連結:http://www.ltsh.tyc.edu.tw/files/15-1001-12979,c444-1.php?fbclid=IwAR0rDll2fdA1MBIYfimw5dMgDJGiS8DaL7YLCgw8xmOviHXMuf4zHiDUP_w

【書法科普】執筆姿勢與書寫坐姿五項修練:足掌接地、虛靈頂勁、頭如懸梁、立身中正、垂脊正坐、涵胸拔背、意動行隨|林冠傑教育博士

書寫坐姿與執筆姿勢 今天來談論「書寫坐姿與執筆姿勢」,書法與寫字講求「身」和「心」的均衡、和諧與溝通,透過不斷的書寫歷程,自我對話、嘗試錯誤、修正及個人成長。因此,本文不區分「身體姿勢」與「心理準備」探討,而是提供學習者對自我書寫活動時,提升個人心理狀態的覺察。以下分為五點要訣提...